点亮一盏灯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1839|回复: 0

3月24日“乡愁上虞”潘家陡活动摄影记录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3-28 08:37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3月24日“乡愁上虞”潘家陡活动摄影记录
IMG_7220.JPG IMG_7256.JPG IMG_7257.JPG IMG_7258.JPG IMG_7272.JPG IMG_7278.JPG IMG_7375.JPG IMG_7377.JPG IMG_7302.JPG IMG_7324.JPG IMG_7376.JPG IMG_7424.JPG IMG_7426.JPG IMG_7431.JPG IMG_7432.JPG IMG_7433.JPG mmexport1521886245755.jpg
【探访潘家陡】

董国光/文
      
        潘家陡村在我的心里,不仅是一个世外桃源,更是一个“书香门第”之村。无论我怎样的走近潘家陡,深厚的村文化积淀总会带给我又一次的惊奇。所以,我始终是遥望者!一个用心体会着的遥望者!怀着寻迹潘家陡村历史文化的意愿,重阳节前夕,我再次走进了潘家陡。
       潘家陡村座落于上虞市中部,位于百官镇东南约十公里,东部和北部与驿亭相邻,西连倪刘村,西南濒皂李湖。村以蒋家园为中心,东长埭山,南剪刀岭,西牛头岭,北庵山岗。村东西长约2.5公里,南北宽约3公里。三面环山,一面临水,自然条件十分优越。潘家陡村山灵水秀,历史渊源流长,文化积淀深厚。从发掘出来的石犁证明,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在此耕耘了。1960年还在潘家陡村边相继发掘出汉.晋.唐代的陶瓷文物和古窑.古墓遗址,更加证实了潘家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。
       相传最早时有潘姓在潘家溪头居住,故起名“潘家陡”。宋理宗景定二年(公元1262年)宋姓始祖----达来湾口长埭山南麓定居。宋传至常即第五世丁盛,而潘姓却逐年外迁他处,像五驿.松厦.夹塘等地,至今潘家陡早无潘姓的住户了,其他姓氏如汪氏.吴氏.韩氏.周氏.刘氏,历数百年后,亦陆续迁徙。独宋氏聚族,繁衍生息,日渐昌盛。这就是名称“潘家陡”,却无潘姓的原由了。
       沿着村道走不久,一座高大的老房子吸引了我的眼球,看那外墙陈旧的灰黑,凭直觉这座房子至少有150年了!有戏,我赶紧走过去询问,这老房子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?
       这房子的主人叫宋泉元,现在已87岁了,不过他们夫妻俩看上去一点不显老,我毛看看最多六十几岁,可见潘家陡村的生活环境是挺不错的。用房子为由头,我慢慢和老人攀谈起来,老人告诉我:潘家陡村有许多这样的老台门,有高踏步墙门,井头墙门,八字墙门,文元台门,后书房墙门,老墙门,旗杆墙门,白楼台门等等十五处,其中以这“文元”台门最出名,座落在旗杆弄,因墙门上挂有“文元”匾额而得名,墙门建有楼,门前曾有影壁一座。至于是哪个祖辈手里造的他也讲不灵清。
       我跟着老人,走进了“文元”台门。看到堂前的门上刻着“立修齐志”,还有一扇门不见了,老人回忆出那扇门应该刻着“读圣贤书”。道地铺的是青石板,屋内铺的是青砖。房子因为年代久远,右侧的已坍塌拆掉了。老人说以前后面旁边都是连着的房子,现在分的分,倒的倒,拆的拆已都独自开门了。想不到,老人竟还给我捧出了一部《古虞宋氏家谱》和一部《古虞宋氏家谱八修本》,激动之外还是激动,这家谱是难得看到的!这二部家谱让我一下子从黑暗的摸索中跳到了光明之地,我一下子寻觅到了根须! 从家谱上了解到,此“文元”台门是十九世孙宋璇,号齐云的住宅。宋璇是一位贡生,生于乾隆六十年(公元1796年)十一月廿五,卒于咸丰庚甲(公元1860年)五月初八,寿六十六岁。宋璇内尽孝思,外敦礼让,克明大义,慷慨好施,善事不可枚举,被誉为“虞之望”。宋璇晚年在宅后造了一别墅称“南楼”,栽花十余本,坐啸其间,吟诵不辍,尤肆志于古文,兴至赌韻敲诗,与子女辈相唱和,日向夕不倦。一生著述甚丰,以“南楼”命题的有《南楼吟草》,《南楼戏墨》,《南楼杂记》及诗集《南楼自书》,《南楼漫兴》等。1852年宋璇主纂《古虞宋氏宗谱》四修本,是现存《古虞宋氏宗谱》最早版本,今国家图书馆分馆有收藏。下面的《潘陡歌》就是宋璇所作,特录之。(诗文中注#号的字因为辩不清,所以就用#代替了)

《潘陡歌》
四围青山成幽谷  百灶团团影乔木
辛一老祖荒其疆  秀者务读愿者牧
渠流绕带通皂湖  湖山倒涵光的绿
每当小满芒种时  桑柘满园啼布谷
男子绿野移秧马  艳阳汗发常赤足
女子空廊鸣缫车  匹练挂墙如# 玉
好将杯酒话桑麻  无腹空厢悲杼柚
灯光群儿课读书  书声朗朗出茅屋
中有逸叟坐横琴  # # # # 散青竹
持我诗满村读    桃源图如在目
君不闻天阴雨湿  有鸟彻且鸣
还愿各家勤匍匐

齐云公讳璇诗
      在“南楼”的二楼窗口,我看到山上有一座考究的墓,宋泉元老人告诉我说是始迁祖解元公之墓,是宋氏二十一世传人赤如重修。那本八修本宋氏家谱也是宋赤如先生所纂,本人对他的爱乡之情表示敬意!
       接着我来到了白楼。白楼在窑湾口东侧,为三间二进木结构楼房,建造年月不详,为二十世孙宋棠的旧居。旧居墙门的石条上刻着:高山流水何须弦上弹来,脩竹虬松非關筆底描就。
       宋棠行庆二十,字枋舟,改字赠之,号白楼。清拔贡生,重游潘官,授直隶州州判职。其才学名噪一时,生平乐于公益不怠,为乡人做了许多益事。生于道光元年(公元1821年)十月廿五,卒于光绪廿七年(公元1901年)五月十三,享年八十一岁。我顺便也去了宋棠公的墓地造访,只是坟草萋萋,青山无语。转头,看到山坳的坡上,有板栗树,桃树,杨梅树,和挂满了红柿子的柿树,菜地里是各式各样的疏菜瓜果,绿影丛中间或有村人在荷锄忙碌着,在如此美丽的世外桃园里,心自然平和宁静了,过去的就是历史,现在也是历史呵,过好现在的每一秒,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交待!
       最后,我又去了宋崇义旧居,它位于上街路大井头西乌墙台门内,为四方院,内座西座北各四间二层砖木结构楼房。宋崇义行易二,字耀枢,号知方。生于光绪九年(公元1883年)九月十四,卒于民国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五月十七,寿六十岁。清邑庠生,浙江优级师范学校博物科毕业生,曾任春晖中学第八任校长(1938.8----1940.7),学识丰富,热心爱国,注重礼教,教学有方。一个不起眼的山村,不经意中又走出了一位名乡贤,这个潘家陡村真的不简单啊!谁便挑一个乡贤出来,就够我辈研究些日子了!(刊发于2009年4月《娥江商潮》

IMG_20180328_085925.jpg

2018年3月28日
29.png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点亮一盏灯 ( 浙ICP备12018515号-1 )

GMT+8, 2025-7-7 04:59 , Processed in 0.039867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