彼之砷 吾之药
记者 李月红
1月2日,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一份文件指出,砷中毒可引发癌症等一些严重疾病,提醒公众重视砷中毒对健康的影响。 也许你对“砷”并不熟悉,但提起它的“马甲”,你可能就知道它的厉害了——“砒霜”。 可以确定的是,浙江并非高砷地区,担忧并不需要。来自浙江省中毒救治中心的数据显示:近年来,中心共收治过两例砷中毒患者,一例是大量误食含砷药物;另一例发生在冶炼厂,长期在工业环境中劳作所致。 “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,没有毒性。中毒实为砷化合物,或处于高砷地区,或过量误服。”杭州市疾控中心环境与职业卫生所王所长说。 在浙医一院医生宁建文的描述中,砷中毒症状包括剧烈胃痛及呕吐、腹泻、痉挛及抽筋,如果量大,将直接导致死亡,而长期少量摄取砷,则证实与许多种癌症有关联。 当然,我们所熟知的砒霜并不只是影视文学中勾心斗角的利器。其实,它在生活的处处。在自然界,它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,雌黄和雄黄。在食品中,鱼、海产品、谷类、酒和粮谷制品是砷的主要膳食来源。 闻砷色变,是大可不必的态度。在我国,水、大气、土壤、食品均有砷的卫生标准,此外,每日砷允许摄入量亦有规定。来自疾控部门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,给出砷的浓度限量为每升不超过0.01毫克,常年的水质监测似乎从未发现超标嫌疑。 关于砷的发现,中西学者各持己见。西方化学史学家都认为是1250年德国的马格耐斯在由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。而近年来,中国学者研究发现,史书有载,约在317年,中国的炼丹家葛洪用雄黄、松脂、硝石三种物质炼制得到砷。 你一定听说过简·奥斯汀砷中毒的传闻。这位写出《傲慢与偏见》的伟大作家,去世前几个月,在信中这样写道:“我现在好多了,面色也好了些,之前真的相当糟糕,面色苍白中泛黑,还有不该出现的颜色。”有学者考证出,奥斯汀的病症与砷中毒前期症状完全吻合。 你可能会好奇:明知有毒,为何偏偏误食? 其实,是那些闻砷色变的人们,没有看清砷的完整表情:彼之砒霜,吾之药石。 起名于希腊文,砷的原意是“强有力的”,“男子气概”,以褒奖它在医学界功不可没。一世纪希腊医生就烧制砷的硫化物以制取三氧化二砷,用于医药中。在我国,小剂量砒霜作为药用在中国医药书籍中最早出现在公元973年宋朝人编辑的《开宝本草》中。 它是砒霜,它亦是药石。在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,它靶向式指向进一步变异的细胞蛋白质,诱导变异细胞自杀凋亡,再辅以少量的化疗巩固,这个最难治的白血病就被俘虏了,复发率极低。陈竺和他的研发团队说,是东方智慧驯化了癌症。 有动物实验证明,砷缺乏最一致的表现是生长抑制和生殖异常。但是否为人体生理所必需,医学界至今没有定论。作为一种与自然界同样古老的元素,王所长认为,在人类发展史上,外在环境有怎样的物质,就会对人类进化产生相应的影响,绝对消除是不可能的,不如抱着“存在即合理”的态度,认识它,用好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