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见习记者 魏新宇 本报讯 8月8日上午,“点亮一盏灯”团队志愿者一行30余人,浩浩荡荡来到小越镇和谢塘镇,慰问两名抗战老兵,与他们一起聆听抗战故事,共忆峥嵘岁月,向抗战老兵致以崇高的敬意。 志愿者们头顶烈日,来到小越镇沿河路8号。茅雪堂老人已经端坐在客厅,今年96岁高龄的他看到志愿者们十分高兴,捧着鲜花向大伙挥手致意。 据了解,1937年,当时年仅16岁的茅雪堂被抽壮丁参军,曾在军队担任捷克式机枪手,并任上士班长。在10年当兵历史中,参加过8年抗战,经历了第一次长沙保卫战、南昌保卫战、第二次长沙保卫战、宜昌反攻战,九死一生。 “当时,我们刚攻上山顶,突然有日本兵冲过来,刺刀迎面向我刺来,我本能反应赶快卧倒,翻滚下山岗,才没被刺中。”时隔70余年,说到丰宝山战役时老人仍激动不已,“最后虽然取得了战斗胜利,还缴获了3门炮、4挺轻机枪,但参加战斗的180多人,最后只剩下18人。” 据家人介绍,茅雪堂除听力有些退化,身体尚好,不时去外面走走,偶尔还能吸烟,搓搓麻将。老人尽管每月只有150元的高龄补助,但膝下7个女儿和1个儿子都非常孝顺。 “现在的生活好多啦,有儿女照顾,身体也不错,还有你们的关怀,我感到很幸福。” 随后,一行人与老人合影留念后便起身告辞,前往谢塘镇。 家住谢塘镇星明村的抗战老兵王涨发,知道志愿者们要来,已经早早换上一身笔挺的衬衣等候在门口。 “志愿者同志,你们来啦。”说话中气十足的他神采奕奕,在整个和志愿者们亲切交谈过程中,老人精神矍铄,思维清晰,完全看不出已有96岁高龄。 据介绍,王涨发在17岁时参军,当时部队驻扎在浙江金华,主要负责运送子弹与粮食等后勤保障物品。王涨发于1941年被保送到江西广丰军官训练班(即黄埔军校三分校)第十一期步科学习,毕业后回到第三团二营七连二排担任排长。1942年浙赣会战爆发时,王涨发所在部队为川军21军148师负责后勤保障,在向塘、上饶、玉山、常山、龙游一带抗敌。 “战斗十分激烈,148师损失惨重。最痛心的是在龙游抗战时,我军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了好几百人!”提及当时情形,王涨发痛心不已。 1945年起,王涨发回乡后便在其祖上创办的“王氏义塾”教书,后在明裕小学、乡中心小学教书,育有一子,现有退休工资3000余元。 “我小时候爱看书,四年级时我就能通读《三国演义》与《水浒传》。上虞沦陷后,书读不成了。”王涨发说,随后,他拿出前段时间的一幅书法作品,上面写着: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。书写工整,笔力遒劲。现在老人每天都会坚持练习书法,并教育小志愿者们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,才能有所收获,并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。 小志愿者们围坐在王涨发身旁,重温抗战历史,接受爱国教育,在老人精彩讲述中,不知不觉时间过得飞快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