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员 发表于 2021-11-5 08:17:20

汤浦雷锋式的英雄宋元林

汤浦雷锋式的英雄宋元林

董国光/文


汤浦镇上,小舜江畔有一座山,像一条巨龙伏在江边,龙头朝着小舜江上游,龙尾摆向霞齐、渔家渡村。明天启年间,为了抵御水患,震慑河妖,当地七名吴姓秀才,聚资请著名塔师丘十三在龙头上建了座七层“永元秀和塔”,故当地人随口把这座山称作了“塔山”。塔山下的小村庄称作了“塔山下村”。永元秀和塔是上虞境内唯一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塔,是汤浦镇的地标性建筑,西上线过长山头,一个大转弯,顿时豁然开阔,远远地就能看到塔山上高高耸立的永元秀和塔,游子看到塔,就觉得真正回到了家乡。


塔山不高,但在当地百姓心里是坐“高山”,山的南面,立了上虞“焦裕禄式好干部”、原汤浦公社党委书记王志良的纪念碑。山西面的竹林里,埋葬着宋元林同志。他是我的大舅舅,他死后一年,我出生了,我们是隔世不相见,但对于他,我好像一切都很熟悉的感觉,我一直对他充满了好奇,每年正月初一和清明节,我都会到他的坟前祭奠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现在绝少有人知道,曾经塔山下村也出过一个“活雷锋”式的英雄,不知道他的事迹,更不知道他年仅32岁就长眠在塔山上,而我也是成长中,慢慢地在走近他。


我在大舅舅宋元林的遗物中,看到了他的勤学好记,他的自我觉醒,自我成长,学雷锋做雷锋是他的追求。在一本笔记上,宋元林自己写着一段座右铭:“看雷锋学雷锋,毛主席的指示记心中,向雷锋同志学习,是我们一生的座右铭,不为利,不为名,群众利益记心中,个人得失扔背后,时刻想着为革命,不骄傲,不居功,甘心做颗螺丝钉,艰苦困难全不怕,决心做到专又红,学毛著,练硬功,阶级仇恨记心中,一心向着共产党,一心向着毛泽东。”他是这样写,这样激励着自己,最终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他的“雷锋”使命。


由于当事人有的已经离世,有的远在四川失去联系,有的当时年幼,加上时间长了,有些事情想不起来,我根据宋元林遗留下来的一些笔记和几个弟妹的口述,试着还原一个真实的“雷锋”式的好战士,只有我把他写出来,才能留住一些记忆,才能让更多人知道,曾经有一个叫宋元林的人来过这个世界,他是怀着雷锋梦而走的。所以我是“敝帚自珍”,把有关他的点滴,都记了下来。


时间倒溯到1972年5月中旬的下午。汤浦邮电所收到了一份发自四川内江的加急电报,收件人是塔山下村的宋武金。邮递员宋兰贞接过一看,心猛的一沉,眼眶当即湿了。立即跨出邮电所要去塔山下村,走到大庙门口,一思量,把电报放进了口袋,转身回邮电所了。同事问她咋这么快就回来了?她叹口气道:让他们好好的吃口晚饭吧!


晚上八点后,兰贞估摸着那宋家晚饭该吃好了,就朝塔山下村走去。兰贞家住汤浦中街,不一会,兰贞就步行到了塔山下宋家台门口。台门口坐着几位老人。


“兰贞,侬嘎夜还串门来啊?”黑暗中一位熟人和兰贞打招呼道。


“是嘛,元林家人在不在啊?”兰贞问道。


“在咯,他家刚夜饭吃好。”老人回答道。


兰贞径直走进宋家台门,穿过甬道,顶头一户人家就是元林家。


“大伯,四川有封加急电报来哒,侬看看。”兰贞把电报递给了元林的祖父宋武金。


“嘎夜还有电报?四川来咯?”宋武金疑惑地接过了电报,迎着灯光细看。


“公公,电报啥事体?有噶急?”元林的母亲放下抹布,靠过来问。


久久地,久久地,宋武金捏着电报发愣,木雕般地,看着电报:“元林出事,请速来四川,处理后事。”


“啥事体?啥事体?公公啥事体?是元林出事体哉?”元林的母亲带着哭音焦急的问。


老人宋武金站立不住,一屁股坐在了藤椅中,半天才吐出:“元林……出事了!”


“啊?元林没了?”元林的母亲一下子缓不过气来,接着瘫到在地,稍歇,慢慢地抽泣起来。“我咯元林啊……侬奈咯会没有呢……啊,我咯元林啊……”


这时楼上重重的脚步声跌跌撞撞从楼梯冲下来,元林的妻子宋仁妹一把抢过电报,接过一看,立即晕倒在地。楼上传来元林五岁的儿子和五个月大的女儿的哭声。元林的四妹和小弟也在灶间抱头嚎啕大哭。


寂静的黑夜里,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塔山下村,大家都纷纷拥向宋家台门,探问情由。得知是“元林出事没了”,都忍不住抹泪哀叹:嘎好的后生哥可惜啊!多少孝顺,多少勤劳肯做,多少热心助人的好后生啊!


宋元林到底是什么原因牺牲的呢?据四川内江机务段解释:出事那天是个星期天,宋元林本来是安排休息的,因为同事家里有事,元林二话没说就主动替他去上班了。宋元林是火车司机,那天火车装满了煤。快进火车站时,火车扳道员不知怎么回事,扳错了道。这时对面一列载满原木的火车正全速开来,等双方采取紧急制动时已不可避免地强烈的撞在一起。两辆火车的车头严重损毁,车厢全都侧翻变形。两辆火车的司乘人员都负重伤,唯找不到宋元林的身体。最后,从离地六七米的地下挖出了宋元林的遗体。其实,那一瞬间,宋元林也完全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,但为了车站旁边更多人的安危,宋元林采取了对自己最坏的措施。鉴于宋元林先人后已的崇高精神和生前常常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,宋元林被授予“烈士”称号,并在四川召开了上千人参加的“宋元林追悼会”,骨灰由元林的妻子和父亲接回汤浦,葬在了塔山上,立碑时间是1973年秋。


宋元林,乳名宋德兴,出生于1940年11月15日庚申时,父亲宋瑞钰长期在杭州华盛南北货商店工作。从小,元林就会帮着母亲董阿根分挑着家里的重担。元林是长子,下面有二个弟弟二个妹妹。元林还是爷爷宋武金的好帮手,爷爷是木匠,元林就会主动去帮爷爷打打下手。


1956年5月3日,宋元林以汤浦镇中心小学校学生身份,参加汤浦区第五届少年儿童田径运动大会,获得男子乙组铅球比赛第二名、男子乙组五百公尺跑步第二名、男子乙组跳高比赛第一名。


1962年宋元林参军云南铁道兵。1963年4月,当兵的第二年,积极要求上进的宋元林就提交了《入党申请报告》:


“我自从入伍以来,在党和部队首长的耐心教导下,使我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,从思想上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,是中国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……我深深感到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我们的国家,没有党和人民就没有今天的幸福,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,我今天是一个革命战士,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,必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,领受党的更好教育,更好的为人民服务,为此,我自愿参加中国共产党,作毛主席的好战士,向雷锋同志学习,作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,个人服从党的利益,党和人民需要我在必要时也愿献出自己的一生……这次能批准我入党,我会更好的学习,积极为党工作,把党交给我的事业,会更好地去完成,作一个红色的共产党员,如果条件不够,批不准,我也不灰心,继续努力创作条件争取更进一步靠拢党的组织,与群众打成一片,经常争取领导和群众的意见,改进自己工作中的缺点,永远为党的事业而奋斗。”


1963年7月6日,支部通过了他的入党申请。


1964年7月1日,宋元林出差在江西崇仁,当日,他激情澎湃地提交了《入党转正申请书》:“我在一年预备期间,经过首长多次教导和同志们的不断帮助下,使我在思想上有进一步的提高,对党的认识,有进一步明确,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,是中国工人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,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现在已是43周年了……现在我是一个革命战士,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,必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,坚持四个第一,愿受党的教育,更好地为人民服务,为此我自愿要求转正,作毛主席的好战士,向雷锋同志学习,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……我在一年预备期中,只作出了微小的成绩……在三年服役期快满当中,如果党需要我干多久就干多久,坚决服从党的分配,个人利益坚决服从集体利益,能正确对待家中困难,能经常写信回家说服祖父和母亲,克服家庭暂时困难,在工作上能积极主动……如果条件不够,批不准,我也决不灰心,继续努力创造条件,争取转正。”


1965年7月23日,宋元林给祖父和母亲提笔写信。


祖父及母亲大人:关于我上次的来信是否收到,近不知家中大人等健康吗?我实在想念,我在部队,近日身体健康,工作繁重,云南的天气来看很好,也不十分热,也不冷,真像我们浙江四五月份的天气差不多,总的来讲,我在外一切都好,请大人们放心,不必挂念,我想现在浙江的天气一定很炎热,希大人们一定要保重为安,母亲大人,关于公社对我家照顾怎么样,麦子是否拿过,请下次来信提明,由于时间关系,由此搁笔,余言后谈。祝全家大小身体健康!工作顺利!


1966年2月19日,一名杨姓战友送了宋元林一本笔记本做留念,扉页上写着:“愿你新的工作岗位中取得更大的成绩,像雷锋那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,一切为革命,一切为人民。”这之前,宋元林刚支工到了四川内江机务段,做了一名火车司机。


1966年9月25日,27岁的宋元林和上宋家村的宋仁妹领了结婚证。


1967年3月26日,宋瑞钰给未过门的儿媳妇宋仁妹写了一封信:


来信早已经收到,并知一切情况,本想早给你回信,实因我们劳动人民忙于工作,白天促生产,晚上搞革命,每晚总要搞到十一二点钟休会,所以延迟至今,这些可能你也明确,亦不多言。关于汝提出叫我买一件卫生衫及做一条裤子事,目前阶段提出,我认为不适当,你要明确,因为你们的婚期已到,家中至少总是要用几元钱,所以在经济上有些难,另一方面布票也有困难,我的意见是以后逐步添制,我想你们青年人这总会理解,目前国家形势不断在发展,情况不断在变化,你们青年的幸福即将到来。关于汝父亲委我买一只火熜,在杭州来讲,市面上也没有看到,如果以后有的话,我一定买来,请放心。仁妹,吉期已到,我心想早点回来了,可是请假困难,不能提前回家,准备下月十三号回家,但元林不知何时可回,到目前还无信息,使我甚念,唯恐记挂,特此告知,好吧,余言后以面谈,祝您父母身体健康、精神愉快。


从这封书信中,可以知道,宋元林的结婚时间定在1967年的4、5月之间。


1971年4月8日宋元林曾回家探亲,于5月6日从家动身返单位。4月20日,宋瑞钰得知儿子在家探亲,马上给元林写了一信。


元林吾儿:来信早已收到,内情均悉。近父在杭,身体如常,勿念。关于汝母亲脚上疯气,至今还未痊愈,真使我心不安。上次我在家时,早已动员她到杭州来医,可是她总是舍不了家庭事务,怕经济上发生费用等等,为此不愿来杭,我的看法,这种疯气是慢性病,如果再拖延下去,确实是问题,往后可能还会带疾,我的意思还是乘早来医为妙,劝她各方面都不要顾虑,想开点,等汝来杭时陪她一同来杭可也。


关于汝叔叔在12号往上海工作,17号已经杭州,他说在劳动节回家事,目前不能决定,要到27、8号再可决定。关于你车票 ,最好待你自己来杭汝再买,如果叫我买的话,可能班次及时间,免得搞错,你在做的衣服到下月5号可取。关于套鞋确实拿错了一只,你叔叔回家的话,那就叫他带回。照法的电灯泡,须要同他讲明,不能调换,原因我已和你说过。二爷爷的药片是否在吃,有否见效,念之,另外请祖父大人多保重身体,冷热注意,为慰。


上海囡囡还在杭州玩,可能就要回上海,另无别事。祖父大人前代问安,祝他身体健康。岳富的工作叫他自己注意。(你母亲如果来杭治病的话,最好请厚富叔叔打一张证明,内容是下中农看病可优待先看,不必排队,切记……)


1972年9月12日,宋元林的妻子宋仁妹携子拖女,远赴丈夫生前工作的四川内江机务段谋生活,从此很少回汤浦,起初的二十多年,全靠书信联系。后来太爷爷、公公、婆婆相继去世,慢慢地就失去了联系。现在宋元林的一双儿女,年龄也在四五十之间了。


每年的大年初一和清明,不管刮风下雨,我都会到汤浦塔山上,给大舅舅宋元林点蜡烛,上香,添土,放炮竹,除除草,和他说说话。虽然我们隔世交集,但我觉得我和大舅舅特别亲近。每次我经过汤浦塔山时,我都会默默的仰望塔山,看塔山上的青青竹林,看秀塔顶上的白云缓缓飘过,看秀塔顶上成群的百官鸟飞来飞去、喧闹不息。


2021年11月5日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汤浦雷锋式的英雄宋元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