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员 发表于 2021-4-19 13:23:51

《点亮一盏灯文集》第一卷:点灯缘由 前言

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21-4-20 10:07 编辑

今年是建党一百年之际,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,在‘两个一百年’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,我们特编辑这套十卷本的《点亮一盏灯文集》向党献礼。

《点亮一盏灯文集》


第一卷:点灯缘由

前言


当我翻看着近40万字的《点灯缘由》一书时,我内心是翻滚的,是感慨良多。

《点灯缘由》是《点亮一盏灯文集》十卷本里面的第一卷,世上万事都有溯源,相等于种子,有了种子,才有生根发芽开花。《点灯缘由》里面收集的是历年来的部分求助类文章,先有了求助,才有我们点灯故事的继续。

点灯伊始,困难重重,身单力薄,所有的前期走访求助文章都是我写的。虽是一篇千把字的小文,却含了很多的付出和不易。先是需要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,中午,晚上,甚至是早上,约好对方之后,驱车前往求助人家里。一开始几年我只有摩托车,后来逐渐有志愿者加入,才坐志愿者的车去做走访。到了求助人家里后,马上要精神高度集中,不能开小差,不能放松懈怠,所有的五官都要调动起来,眼睛看,耳朵听,嘴巴问,鼻子闻,细微的细节是支撑文章的血肉,细节更能反映现场感。因为自己本身才疏学浅,没刷子,要写出整篇的文字本不容易,更何况这是有高要求的求助文章啊。

求助文章难在哪里呢?首先是有任务有压力,其次是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,其三是立马见效果。情况要问实、问透、问深,既要尊重事实又要尊重求助人的自尊,内容要写真实不容半点虚构,表达要清晰明了,要避免个别内容有违法律法规,文章要选好的切入点,文章不能带过多的个人主观感,文章不能写的干巴巴否则没人要看,这样的文章首先要打动自己,如果连自己都毫无感觉,那怎样去打动别人?更何况是让人起善心帮助别人呢。

求助文章我写了二三年后,为了不入老套和有效果,用尽了各种笔法,书信体、自叙、他叙、蒙太奇镜头、诗……写到最后是黔驴技穷了,就苦思冥想解决办法,这样我就开始了有意识地去挖掘培养写作人才,就像我每天早上一直在发的各种文学帖子一样,很多人不懂我傻傻的每天这样干什么,其实我是有自己明确目的的,一是给自己每天充电学习的理由,二是做团队品牌推广,三是无意识地培养志愿者们的文学素养。人活着还是要有点文艺范和情怀的。事实证明是我的坚持久了,从不写文章的志愿者都有可能突然给我惊喜。

慢慢地我们有了前期走访小团队,会写的记者、老师、办公室文员、文学爱好者成了我首选的对象,人多力量大,人多圈子广,人多文字各出彩,一个比一个写的厉害。我让会写的志愿者轮流上场,我的任务是退居二线,做好联络员、司机、摄影师就行。人丁兴旺的时候,我又分组,会写会拍照的一组,我自己布置任务就行。这样我的担子减轻不少,加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脉,文章的转发和阅读量也随之增加了上去,爱心的池塘也慢慢挖的大了起来。

很多人往往会看到活动过程中热闹的情景和皆大欢喜的结果,却会忽视前期走访人员的艰苦与孤独。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,去做走访我们都只能选择在休息时间,早上上班前去一趟,中午路边吃点快餐,马不停蹄地赶赴山村,晚上下班后马上出发去求助人家里,完成任务后再摸黑返回百官,大多时候都是饿得饥肠咕咕,随便路边买点零食或者吃个面条,回家后再落夜赶稿子,一般10点后我就收到了当日的走访文章,有遇到不明白的事情,还要再电话回访查证。此般种种苦,种种累,种种难,我都亲耳目睹着,我都一一感受着,百次,千次。她们不是作家,却走在真正的一线访贫问苦中。她们一介布衣,却肩负了为民发声呼吁之责。她们用自己的脚步,用仁慈、道义、热情谱写着助人篇章。她们累年经月、风霜雨雪、天寒地冻里,完成了无数的文字,却毫无一分稿酬,毫无在刊物发表的名利之想。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串默默无闻的网名,在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的贡献,所以,我特别特别的敬重她们,仰视她们!

现在当我把历年来的部分求助文章集合在一起的时候,看着里面的文字,每一篇,我都能想起当时当人当景,我们用额外的付出,换得了别样的满足。一篇小小的求助文章,有的可以让学生吃上免费午餐,有的可以让学生安心继续上学,有的可以帮孤寡残疾老人有自来水可以用,有的可以帮孤寡老人用上了抽水马桶,有的在医院手术室门外等来了救命的手术钱,有的可以帮无钱下葬的入土为安,有的可以某天早上在家里突然收到10万元的治病钱,有的可以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,有的一结对学生就是大学毕业,有的成就了自己的诗歌梦想出了诗集,有的房子摇摇欲坠有了爱心助力,有的几天就可以帮农户卖上几百筐的水果,有的可以帮一所学校师生穿上新校服,有的可以帮很多学生实现微心愿,有的临高考了还没户口的申报上户口,有的可以帮铁链锁了十多年的少女送进医院得到治疗……每次看到如此的不计其数改变,我们的采写志愿者苦着,也是幸福着的,用自己的文字能帮助到别人,就是人生价值意义之所在啊!

人生短暂,人生辛苦,人生不易。在无限的历史长河里,我们用有限的个体,如蚂蚁搬食,如浪花朵朵,在时间的河流里激荡漂流,用爱心,用奉献,用文字留下了曾经的故事,团队感谢您们,人民感谢您们,历史感谢您们!(董国光/文)

2021年4月19日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《点亮一盏灯文集》第一卷:点灯缘由 前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