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员 发表于 2021-3-5 17:15:58

观“雷锋精神与点亮一盏灯”展览有感(蒹葭/文)

本帖最后由 管理员 于 2021-3-5 20:22 编辑

         观“雷锋精神与点亮一盏灯”展览有感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蒹葭/文   爱摄/摄


图为职教中心师生代表参观后合影留念

和展厅门口的那位师傅打了声招呼后,我立即发现这个展厅只有我一个人观展。这就是我要的。小幸福落实般闭了闭眼睛,开始观瞻。


站在主题版面前,看到“雷锋精神”与“《点亮一盏灯》”合在一起,心性寡淡的我,也没觉肉麻。因为,一路走来,听过满脸皱纹的老人含泪地伸出皲裂的手“好人呐好人呐,老天保佑,保佑”,听过路旁村民说“今天可算看到活雷锋了”。假如说人前赞扬还有一点冲动意味或者即时表达需要,那么,人后,我无数次以隐身方式听到“那个董国光啊,棉纺厂下岗的嘛,专门关心穷人的。”“真当热心的,雷锋一样,日日愁死愁活,跑农村送东西给困难的人。这样的人要做得大(官)些。”


如果得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雷锋精神的宣传深入人心的话,那么,新时代的解读更赋有意义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特别是历经苦难无有告诉的低层人民,在他们有限的词汇里,把“点亮一盏灯”和“雷锋精神”取象类比,此种提法朴素如春花秋实,直是一份自然生成,其真实有据,朴素无华。


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,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。此刻我眼前满柜的奖状、荣誉证书、奖章、奖杯,就是董国光先生和我们的团队的十一年光阴。也许当时他开步向前时,是一份体制外承受生活艰辛的下岗人拿己心慰人心的率真,怜取困顿人做尽能做事,只问耕耘未冀收获。好在时间公平,天道酬勤,每一步留下了痕迹。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实崭崭无有粉饰,交结的好友戮力过的同心,相遇相惜,沙聚成塔。


什么叫名至实归?我能突破一回我自己的低声,响亮地应和一句“这就是”吗?一个人的展示厅,满室的寂静以回忆的汹涌方式从四面八方袭我。手上是忙碌的,又近视又老花的我一会儿取下眼镜趴向玻璃看,一会儿赶紧戴上眼镜便于拍个照把文字调清。我的心里是纷纷乱,我要把往事与读物联结,物物人人翩然而至;我要把直往外冒的话塞回腹中酵酿,以消其瘦薄无力……呵,我有点应付不过来。


随风说“点亮一盏灯十年来做过的好事成千上万,实话说改变一户家庭一个人的极少,但是成功改变一个公益人的人生观那是不计其数”。呵,不好意思,我就是其中一个被改过的。我也是一名下岗工人,当年替乃禾老师出征,我失眠症。我去时心里犯嘀咕揣着求证的念头:下岗与做公益?形式大于内容?笔下生花?沽名钓誉?


我感谢那年夏至的大山深处,曲折的石台阶引导我们走到一户孤老家里,当时傍暮,老妈妈在灶肚送柴做饭,屋子里除了灶火没有光亮。我找到开关想开灯,董老师示意我“不”,他走到老妈妈身边,就着灶火拍照,他伏身温和着与老妈妈说话,让我就着灶火记录。晚上,打开自己笔记本的时候,发现自己超乎寻常地有几个错别字。想想因为当时,我心有旁鹜,这个不让我开灯的细节,占据了我。一个让受助者不用看清雪中送炭的人长什么样的人,会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吗?一个连省老妈妈几分钱电费的小善都做到的人,会是止于形式之人?


写东西我是求动情的,有些知觉不来到心里,即出不到笔下。真的有那么一个人,那么一个人凝聚的那么一些人,做着一件抵抗冷漠的事。众生在接受生活的裂缝和褶皱时,那个人那些人来了,带着光和力量,山高水远不弃。连长说,社会并没有丢失善良的本性。正能量,准确。只是日常里,尘染非浅的成人,善良常作潜沉,长路迢递走失良性路径,而那个人那些人,抛砖引玉,做珍贵的撬动内因的外因,疏浚一个人照亮一片心温暖一座城。


人的拨乱反正有时真的是一个瞬息之变。至今保留着这个笔记本盯死那几个错别字。因我天资愚钝,后知后觉,心性虚弱,需要一种实相提醒知足、加固溃退,烟雨平生以慰。


走出展厅,是一面江水,心胸一片开阔。站在那儿好久,此刻想碰到一个咱队伍里的人,不说话笑笑也好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21年3月4日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观“雷锋精神与点亮一盏灯”展览有感(蒹葭/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