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生者为何 发表于 2017-11-7 22:17:44

驿亭老街走访记

情暖老街系列

          驿亭老街走访记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乃禾/文         随风/摄

   昨日立冬,对于前天刚下过一阵秋雨后的江南来说,冬实在是立不起来的,况且,俗语里还有“十月有个夏”一说,因此,节气上的冬,绝对不是气象学上的,而只是深秋的延伸,色彩明朗而丰富,少了些许萧索和孤寂。
    不过,对于今天我们走访到的处在低保或低保边缘户的家庭来说,他们却提前感受了人生的冬季,缺失阳光和温暖,贫病交加,度日维艰。
    且随着我们的脚步,一起走一走,看一看。

    第一户,男主人,今年54岁,在城区一小区做清洁工,清运垃圾,每天早出晚归,月收入1800元。妻子50岁,来自余姚,户口还在娘家,这妻子有间歇性精神障碍,在我们与男主的交流过程中,多次无言乱语,无理取闹,甚至要赶我们走,在问到他们的子女时,男主说有个女儿,而她定要说是个儿子,还自认为蛮有道理地说:“从我肚子里出来个,我会不晓得是女儿还是儿子?”他们的女儿19岁,在城区一职业学校里读书。边上有个村民也叹息着说:“这户人家有些罪过人个”,说这女主人“越来越呆哉”。

      第二户,初看这姓名,以为是男的,结果,进门时没人,待出来,走了没几步,遇上了,却是位老太,已经83岁,边上陪同的是老太的姐妹,说是姐妹,其实只是耶稣的教徒而已。老人说昨晚身体不适,拉肚子,刚刚,这小姐妹就过来陪她去配了点药,老人还抖抖地从上衣袋里摸出一张百元钞票说是小姐妹给的。我们就跟着她俩重回到这老人的家。这家,这房子,因为只老人一人独居,只容一人进出的通道,周围堆了许多杂物。这老人,十几年前老伴就去世,虽生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但子女们的境况也不如意,如小儿子51岁了,一直未成家。

      第三户男主人不在家,女主人在门口缝着雨伞,这是低保户。屋里乱七八糟,就看出不会打理。这样的天气还开着吊扇,问女主人,说是菜要嗖了,让吹一吹。可揭开罩子,有几盘菜明显地只剩下菜脚,而且早已经长了白花花的毛。这女主人已经67岁,丈夫72岁,他们生养的女儿已经出嫁,有个13岁的外孙。问她缝制雨伞可赚多少钱,这数字概念她倒很清晰,说是一角七分一把,一天可得七八元。

   第四户,男主人听说是83岁,不在家,家门口道地里放养着几只鸡和鸭子,所以,鸡鸭的粪便以及饲料的残渣到处都是。我们进去后,喊了几声,没人应答,就出来。道地口一个村民割了青菜回来,站着讲这家的故事。房子也该修建了,哪怕平屋搭一间,说这房子台风一来,住着就慌兮兮,与左右邻舍的房子太不谐调。说这家的大女婿有病,全靠大女儿撑着,而大外孙女因为交通肇事逃逸,在狱中。

      第五户主人是低保户,74岁,独居,而胞弟已经在十几年前因胃癌去世。他虽然享受低保,每月有近800元经济来源,但心脏不好,每月光医药费用支出就一千多,所以,只好把房子也卖给弟媳妇了,寄住在弟媳家,与弟媳搭伙,但只搭饭,菜各自解决。他夸赞起弟媳来倒是不含糊,说弟媳也不容易,说自己的老娘90多岁,刚几年前去世,也是弟媳照顾。说有个侄儿,在读大学,马上毕业了。

   第六户,是在河埠头碰到的男主人,他相对比较健谈,自述73岁,妻子68岁,在区里某大医院做清洁工,每月工资1800到2000元。有个儿子,47岁,先天脑残,又耳聋,一级。有两个女儿,一个45岁,一个44岁。逢年过节会来家里看看,给个500或1000,说自己就靠低保和女儿给的钱活命,因为,他自己有高血压,高血糖,视网膜黄斑变性,肾结石,盲肠炎等等,老太婆心脏也不好,有高血压,每月医药费光医药费支出就几百上千。娶过媳妇,但媳妇早已不知去向。

   第七户男主人他正吃午饭,满满一大碗白米饭,面前两碗菜,一碗青菜,一节清蒸鱼块。他,1941年出生,说是刚住过院,因为胆结石。他说儿子44岁,不固定地打点零工,媳妇已离家多年,孙子在读书,应该是初三,说是明年上半年就毕业升高中。

   第八户,是我们这次走访的几户中看上去最入眼的一户,房子看上去曾经应该是大户,做工精细的四扇大木门,经得起岁月的沧桑,干净得不染纤尘。虽然与前面邻居高大上的别墅不是同一档次,但古朴得有生活气息。推了推门,推不开,喊,里面有应声,说推门进去好了,再推,其中一扇才被推开。往里走,才见到一老人坐在床上,她就是女主人,男主人也是1941年出生的,患有严重的尿毒症,每周透析3次,费用靠姐妹平均分担。这老太已经风瘫在床5年有余,他们育有一子两女,老太的生活全靠小女儿每天来照顾,所以,家里物品摆放有序,器具收拾得干净整洁,老人也面容光洁,精神饱满。

   原本还打算去另外两户,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走访到位,待下次再去。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17年11月8日


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驿亭老街走访记